[field:fulltitle/]

佳酿网专栏频道

佳酿网 > 专栏 > 黑猫专栏 > 正文

预调酒,万古长青还是昙花一现?
2015-03-20 11:45  佳酿网  阅读:次  作者:黑猫  我也要成为专栏作者

随着酒水行业的深度调整,产品品牌在趋于平民化的进程中,预调酒作为一个新品类迅速占领了市场,并在年轻消费群体以及夜场消费渠道中一马当先。一方面凭借其价格优势快速占领了消费者的心,另一方面借助其极具杀伤力的性价比,成为大部分商家追逐的新利润增长点。

近来五粮液、洋河等国内大型酒企对预调酒的涉足,也足以见证了预调酒这个新品类的市场趋势。但预调酒这个对我们来说相对陌生的面孔在国内市场的崛起,给人的感觉像是一夜之间便实现了全面开花的局面。

对此,行业人士基本上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预调酒有可能在未来形成的大品类,一种是有可能像苏打水一样在爆发中灭亡。

我们姑且不论预调酒的市场容量和未来趋势,就目前的市场现状和预调酒的本质来看,它到底会万古长青还是会昙花一现呢?笔者以一个观察者的口吻做一个简要分析。

预调酒的现状

中国预调酒行业正在演绎流通渠道的增长故事。以前只有在夜店和酒吧里才见到的预调鸡尾酒,如今已经在很多超市能够看到,价格从7~8元到十几元不等,相比夜店酒吧便宜很多。笔者清晰记得,去年年底,西安市场上出现了锐澳和冰锐断货的现象,有很多朋友致电咨询。可以说笔者也是从那个时候才开始真正研究预调酒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

笔者分析认为,预调酒能形成目前的强势崛起的局面,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酒精含量只有 3-7%,迎合了年轻消费者轻松化、便捷化、自我化的消费心理,喝酒不再是一种让人倍感压力的社交方式,也不再是一种外界强加给个人行为的压力。其次是含有少量果汁,一方面让产品外观更加靓丽,有助于年轻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的冲动消费与重复购买,另一方面增加饮用趣味和口感好评。最后是为产品生产上量、终端标准化出售和大范围铺货提供基础。

从品牌细分上看,动力火车曾经是预调酒的领导品牌,但渠道单一导致增长缓慢。渠道始终单一定位为夜店,虽然近年来也开始拓展商超渠道,但增长仍然相对缓慢。近年来,随着家庭消费的崛起,百加得冰锐和锐澳迅速进入商超渠道,动力火车的增速和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

经过两年多的市场洗礼,锐澳和冰锐迅速壮大实力,市场龙头地位的优势已经很明显,两家公司通过渠道侧重和品牌营销抢占市场份额。一方面都是以漂亮的包装和新奇的口味为主;另一方面都是以影视剧植入的形式宣传造势,来形成广泛的消费面。

对于这个迅速崛起而又在无限壮大的新品类,并不意味着进入这个高速增长的行业就可以高枕无忧。有业内专家曾经指出,在过去几年的市场打造中,冰锐和锐澳已经构建了强大的市场壁垒,后进入者机会并不多,要么有超强的资本,要么有非同寻常的盈利模式,才有机会在这个双寡头垄断的市场脱颖而出。

同品类竞争下的现状分析

如果我们把锐澳和冰锐单独拿出来做个主要分析的时候,不难发现,这两大产品品系在造势手段并未给产品标注上了鲜明的概念,也就是说品牌涵义定位不够清晰,消费者对于鸡尾酒的认知还停留在“好看和好喝”的阶段,走了时尚的擦边概念,不够深化。对于预调酒有品牌意识的消费者,一般会选择这两种品牌,但是对于预调酒没有研究的消费者,眼中是琳琅满目的、色彩斑斓的预调酒,选择起来比较困难。因为预调酒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属于新鲜产品,其中不乏有以次充好的产品存在,有消费者不注意就会选到这类产品,有的产品会引起消费者身体不适,所以缺少行业标准引起的市场乱象目前比较严重,进而加重了行业的纷乱程度。

实际上,目前市场上的所谓预调酒真正的竞争品类是啤酒,尤其是在高端非即饮终端。预调酒披着品类的马甲,伪装成饮料,以时尚为盾牌,以现代渠道为阵地逐步向啤酒蚕食。我们都知道,这么多年啤酒的思维依旧停留在果啤的低价格阶段,放量性的啤酒品牌都集中在2—3元的低端市场,从这一价格差异上看,预调酒和啤酒目前还是形不成对攻。但啤酒希望果啤是饮料,而预调酒则把果味酒当酒卖。导致的结果是预调酒逐渐向低价格走,而啤酒逐渐向高价格靠。但预调酒由于在渠道掌握上先前性优势,导致与啤酒打开了差异,但渠道受限也比较多,拓展其他渠道不太容易,也就是说目前的预调酒在渠道的扩展上宽度不是很大。

从价格差异上看,市场上的预调酒终端价大都在12—15元左右,出厂价在6—7元左右。据了解,每瓶预调酒的成本价在2—3元,所以厂家的利润以及渠道利润一目了然。将相关人员及其他费用合理控制,经销商还是有利可图的。但是对于夜场来说比较特殊,终端价与一般流通渠道相比会翻一番,如果渠道及相关费用控制的好,经销商利润也相对比较高。预调酒单品利润有限,但目前的行业现状表现的是预调酒的流通速度比传统白酒以及红酒都要快,这也是预调酒能够吸引一部分经销商在主要原因。

目前,不少白酒生产企业也看准了预调酒的巨大市场潜力,纷纷加入预调酒生产大军,以图在行业调整中能够给企业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白酒生产企业能够利用其积累已久的市场营销网络,但是预调酒与白酒的销售还存在一定的差别,白酒营销的思路不能全套运用到预调酒的销售,两者需有各自的营销思路。

万古长青还是昙花一现?

预调酒作为行业的一个新品类,虽在国外市场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但在中国市场还处于刚刚被市场认可的阶段,市场空间较大。但是不可否认目前预调酒的市场发展状况存在一定的乱象,不管是产品还是市场,还需进一步成熟,一部分行业人士认为预调酒的生产标准、品牌准入等方面比较乱,未来可能遭遇大麻烦。但同样有很多行业人士看好预调酒的发展,认为未来预调酒的市场容量以及销售量都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如果从前文提到的预调酒真正的竞争品类是啤酒这一观点出发,笔者认为预调酒未来的发展确实令人堪忧,到底能万古长青该是能昙花一现,还取决于预调酒经销商对其的态度。曾几何时,红遍市场的苏打水和冰糖雪梨,跟现在的预调酒市场氛围是完全一样的,但都在爆发后最终“退伍”。另外,预调鸡尾酒是给我们的感觉就是饮料,它的受众人群有限,未来发展到底如何现在还很难判断,但目前的市场乱象对预调酒的未来发展具有致命性的影响,若能正视,未来可能会好,反之,则难成气候。

作者简介: 黑猫,《食品新观察》杂志主编,佳酿网专栏作家,品牌策划人、文化学者、书画家!

相关文章:

本文关键词:预调酒 Tags:

责任编辑:程亚利